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五百二十章 老年人最需要什么?

作者:莫斯科钳工果沙本书字数:K更新时间: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【努努书坊 www.kanunu.info)

    “喂,你知道哭泣游戏和此情可问天吗?对啊,你也不知道怎么得了这么多的提名?好吧……”

    罗纳德就在家里一个劲地给认识的业内朋友打电话。大家都莫名其妙,不知道为什么奥斯卡突然开始偏爱不列颠背景的电影了。

    现在的大统领,和现任不列颠首相梅杰,也没有老罗纳德大统领和玛格丽特夫人那种超越领导人的私人关系,当年好莱坞也没有去拍这种马屁,现在怎么突然转了风向了呢?

    “喂,你知道哭泣游戏和此情可问天吗?”罗纳德打了二十多个电话,不得不喝罐可乐润润嗓子,“什么,你知道……咳咳……”

    突然电话里的这位说自己知道这两部电影,给大喜过望的罗纳德呛了一下,“桑尼,你怎么知道的?他们是怎么做营销的?”

    “你在说什么,罗纳德,你全家来我这里度假,我不是给你放了一场那部哭泣游戏吗?”电话里的是桑尼·波诺,这位前棕榈泉市的市长,莫名其妙起来,罗纳德这人怎么年纪轻轻就开始忘事了。

    “哦耶?是哪部吗?我怎么一点印象也没有?”

    罗纳德放下电话,使劲回想,真的是什么也想不起来。

    “不就是那部在棕榈泉首映的电影吗,我们俩在电影院从头睡到尾……”戴安倒是想起来了,还送了不少面膜,浴盐,和护肤品,在棕榈泉泡温泉的好搭配。

    “shxt……是那部吗?”罗纳德总算有点印象了,这就是那部自己觉得很愚蠢的电影吗?到一个根本没有多少电影观众的地方去办首映式,还送了不少礼品和抵用券……等会……”

    罗纳德一下子就想起来了,在电影院睡觉前,自己还觉得有点像自己做的冲奖公关呢?

    再想起新任学院的总裁罗伯特·雷米说的那句,“老年人”,一下子思路都打开了。

    “他妈的,这是韦恩斯坦的电影吧?这小子比我还坏……”

    罗纳德马上明白了,这是去年自己公关公式的升级版。去年自己送录像带给那些评委,就会更有机会观看自己送去评奖的电影。

    但是今年,今年大家都学会了这一招,都送录像带的话,就等于都不送录像带。那些老年的评委,一下子拿到了这么多的录像带,也就和往年差不多,没有哪部的印象特别深刻了。

    但是去他们喜欢的度假地做放映,那就完全不一样了。家里一堆的录像带,哪有度假时候重温旧梦,在电影院看一场电影来的印象深刻啊?

    “ang,我记得你对我说过,在夏威夷度假的时候,看过一场电影,你还记得是哪部吗?此情可问天?好好,谢谢,没事,我就是问你一下,这部电影拿了不少奥斯卡提名……喜宴?喜宴怕是不可能了,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欧洲三大电影节很少会奖励同一部电影的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去查一下,这两部电影是不是都是韦恩斯坦的米拉麦克斯主导的,然后他们是怎么搞通了发行和集资的,主要的担保银行是谁,国内的发行商是谁……”

    罗纳德吩咐完了以后,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咖啡,慢慢地喝着。

    这个韦恩斯坦确实很厉害啊,在利用漏洞上,是一个天才。去年自己发起的录像带攻势,大多数制片人,今年都是亦步亦趋,加大投入。只有他看明白了其中的逻辑,改头换面了一下,在那些老年评委的度假地,进行放映,当面公关。

    要说这么做的成本支出的话,肯定要比快递录像带贵不少,但是效果肯定也是真的好。

    “这人真的是一个天才,对老年人的需要如此了解……”

    身边的理查德也很惊讶,他刚刚从朋友那里了解到了,两部电影都是由韦恩斯坦主导制作的,但是因为融资的缘故,他把主创的位置都送了出去,自己只保留了一个制作人和公司在片头字幕里的位置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如果这部电影获得了票房成功,他不会拿到最优先的分成权力,而如果电影获奖,他上台领奖倒是不可避免。

    “是啊,这么多人给他的电影投票……”罗纳德和理查德,迈克尔·格雷几个人又开了个小会,聊了很久,他要彻底了解这种办法,对奥斯卡评委的影响程度有多少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哦,罗纳德,很久没见到你了……”

    明白了自己对于这些老年评委还是了解的太少,罗纳德专门去了比弗利山,约见了合作过多次的明星,格里高利·派克。

    派克拍完了中美合拍的“嗨,弗兰克”以后,算是从院线电影退休,他的身体不能再支撑这样高强度的电影拍摄,只能零散的接点电视电影和电视剧的活,过过戏瘾。

    派克本人对能够用“嗨,弗兰克”这样一部反应老兵的电影,结束自己的银幕生涯,还是非常满意的。虽然奥斯卡奖并没有给他任何的表彰,但是在他出席的几次放映活动中,很多老兵和老年人对他说了很多感谢的话,让他又一次感受到了角色给观众带来的强大共鸣。

    再加上和赵老师的合作,大多数时候两人没有说什么互相理解的台词,都靠表情和身体语言来交流和接戏,这样的表演也让他感觉过瘾。

    所以他对罗纳德还是很有好感,只是拍完戏了又恢复了往常的寂寞。这次罗纳德没事能来串串门,让他很是高兴。

    “我最近拍了部电视电影,我和维罗妮卡的女儿西莉娅在电影里也扮演我的女儿,我的银幕妻子是劳伦·白考尔,我们上次演情侣夫妻还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,哈哈哈,你看了电视台放了吗?我真的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。”

    这部叫做“肖像”的电影,讲的是他和劳伦·白考尔是一对在养老院居住的老人,回家让女儿画两幅肖像。女儿却发现两人要把老房子卖了,失去儿时的记忆的房子,让她非常伤心,最后她发现父母对自己的画像非常的满意,一家人又加深了感情的这种温情故事。

    要是早几十年,肯定又是一部票房很漂亮的院线电影,现在这种题材只能拍来在电视台放了。

    “我很抱歉,我最近在忙很多事情,奥斯卡提名把我的计划都打乱了,我这两天都没看电视……”

    罗纳德有点懊恼,自己没有一个得力的助理团队,这种事情自己都不知道,显得有点无礼。

    “哈,别道歉,罗纳德。我也很清楚,这已经不是过去的好莱坞了而。别说你,我自己的孩子和朋友,我还用录像带录下来,然后给他们寄过去,电视台只放一遍,诺,这是给你的那份……”说着,格里高利·派克让妻子维罗妮卡去找来了一盒录像带。

    “哎,现在都发生了什么,好的演技,好的明星,反而要花大力气寻找,才能找到他们的电影和电视表演,能看到的都是些……”罗纳德拿过录像带,也有点感慨。自己想要找一部黄金年代的拷贝,其实也是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行的。

    而且现在的录像带,很多时候为了省事,都不是原来的原始拷贝翻录的,更可气的是,为了让小电视能够看到更大的特写,很多录像带都是采用截去左右两边,再模拟镜头左右扫的方式来制作的宽银幕电影录像带。

    很多时候,导演的匠心剪辑,都被这种翻录技术,给破坏的一干二净。最典型的就是“阿拉伯的劳伦斯”这种2.39:1的变形宽银幕,录像带简直就是没法看了。

    “不聊那些让人不开心的事情了,你今天来找我是什么事情?”格里高利·派克和罗纳德聊得愉快,但是老婆很识趣的过来提醒,派克也一拍大腿,表示自己已经唠叨了很多感觉好多了,轮到罗纳德来说了。

    “其实我是有求而来,我碰到了一个公司专门去度假地和高级的养老公寓做放映专场,所以想来问问,派克先生对这种事情怎么看?”

    罗纳德把米拉麦克斯做的特别放映的事情,拿出来对派克说了一遍,想知道对方的真实看法。这种事情,他们真的是喜欢吗?

    “噢,非常贱的动作,非常的贱……”格里高利·派克,一听就表示了自己的强烈看法。他刚刚拍了一部有关养老公寓的的电影,当然知道去那里博取老年明星的同情心是怎么回事。

    “喔,我不是要谴责他,其实他能想出来这招我还挺佩服的。我想知道,那些明星是不是真的喜欢这样做,还是说我们能有更好的办法,把好莱坞最新发生的事情,带给他们。”

    罗纳德连忙解释,自己并不是要谴责这种行为,如果你们愿意看专场放映,那以后肯定很多制片厂都会这么干,我肯定也要带着拷贝来专门放给老年明星们看的。

    “其实你不用为他们说好话,这种烂招我以前看见过……”格里高利·派克在七十年代曾经当过学院的总裁,也改革过奥斯卡奖的评委体系,他当然知道,有些人为了得奖,这种讨好老年评委的行为。

    但是其实老年评委对这种事情也是又喜欢又讨厌的,他们很想还有机会,在退休以后还能参与到最新的电影里面去。哪怕是说点评语,被记者匿名的报道一下。但是他们又很讨厌这种功利的行为,今年的评奖季过去了,就被人遗忘在一边,等到明年同样时候才会有人想起。

    “让我来问问你,你知道作为一个明星,最担心的是什么吗?”格里高利·派克对罗纳德能来还是很满意的,于是起了教教他的心思。

    “额?被观众忘记?”罗纳德想了半天,挤出一句。

    “差不多,更准确的说,我们怕不再相关了……不再和好莱坞,再和片场,再和光鲜亮丽的电影业有关了,报纸上没有你的消息,首映式没有人邀请你,只有你的好朋友得了荣誉奖,或者死去才有人采访你,或者直到你自己的葬礼……”

    罗纳德大概明白了这些老评委的核心诉求,其实还是要找到和现在的好莱坞相关的事情,重新出现在观众和媒体面前。虽然他们也不太喜欢媒体的过度报道,但是真的一年到头只有一次被人关注的机会,他们也觉得不舒服。

    一边听格里高利·派克又说起一些往事,他一边在想,这些老明星到底哪里还有值得炒作的新闻呢?

    突然,罗纳德想到了黑泽明导演委托给他的事情,大明星,大导演都有一些代表作,每次被影迷认出来,多数也会叫他们那些经典电影里的角色名字的。

    “说起来,你和奥黛丽·赫本女士的罗马假日,虽然电视台经常放映,但是我感觉有很大的问题,很多的剪辑被重新处理了,而且也有一些老的放映划痕……”

    “可不是嘛?我近年来,看到的一次最好的罗马假日的放映,还是在外滩的电影院,虽然声音是中文配音的,但是大银幕上尊重原剪辑的拷贝,还是让我想起了很多往事,哎,奥黛丽也去世了,她的那些收藏和珠宝也被拿出来拍卖……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格里高利·派克因为忧伤,身体又出现了问题,咳嗽不止,罗纳德不得不先告辞出来。

    奥黛丽·赫本在上个月,因为突发的疾病不幸在瑞士家中去世。这件事情对格里高利·派克的打击挺大,他还专门录了一段悼词在赫本的葬礼上播放。罗纳德算是不小心提起来往事,还向派克的妻子道歉。

    “不要紧,其实格里高利去年秋天就知道奥黛丽没时间了,可惜他自己身体也不好,未能去见最后一面。就是有一些原来格里高利送给奥黛丽的首饰,也被他的家人拿出来拍卖……”派克的夫人讲了派克感到伤感的原因,这种私人的物品,被弄出来拍卖让他感觉很不好。

    “我会想点办法的,现在拍卖行和我的关系不错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马蒂,你说要重现过去的那些经典电影,用什么技术最好?”

    回到家里的罗纳德,也想明白了终极的评委公关术,他先打电话给好莱坞最着名的两个老电影收藏家之一,马丁·斯科塞斯。

    “哦,罗纳德,你可是问对人了。首先,需要一个使用信封切边技术的转制技术,在4:3的电视机上,上下两边添加黑色的条带,这样才能保证导演原来的剪辑不被歪曲……”

    斯科塞斯说了一个最重要的东西,就是不能使用变形技术,把老电影的1.83或者2.39的长宽比,拉扯成4:3的电视格式。一定要在电视机的上下带上黑边,虽然可视的范围小了,但是这样才能恢复电影的原来模样。

    真正的影迷,都是会购买昂贵的大屏幕电视机,也不在乎上下两条黑边的。

    “还有就是,录像带其实不是一个很好的载体,有可能的话,还是要使用激光影碟(laserdisc)来发行,不管你看多少遍,也不会消磁出现那些可恶的白色条带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说的有道理……”,罗纳德明白,录像带多次播放会造成不可逆的磨损。最典型的例子,就是“本能”的录像带,就经历过数次大规模的调换,租赁店里特定时间的镜头,因为反复的播放都被磨损的只剩下雪花了。

    “另外,激光影碟(laserdisc)还可以收录一些没有进入剪辑的镜头,或者导演和演员的访谈等等,比录像带要方便的多……”

    “我说,马蒂,这几部黑泽明先生交给我的电影,能不能请你也参与,成为最新重新制作的录像带和激光影碟的制作人,我真的很需要你对老电影的那些研究,让这批录像带能做到最好,影迷最为认可,我看没有人比你更适合这个工作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他妈的,你说的太对了,我一直很嫉妒知道吗,黑泽老师没有找我,反而找了你……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,到时候我可是要采访你对黑泽导演电影的看法的,作为花絮附送在豪华版的后面,还有弗朗西斯(科波拉),乔治(卢卡斯),斯蒂文(斯皮尔伯格),我都会采访的。你可以先挑哪部你最喜欢……”

    “什么挑,我都要,你每部都要采访我……”

    终于,罗纳德确定了对那些老年人导演,明星的终极公关拉票行动,那就是重新出他们的经典电影。最好的版本,最好的转制,还有什么比能够永远留在影迷的心中,更吸引他们的呢?

    “米歇尔,你帮我查一查,市面上哪几家录像带和激光影碟出版公司,是使用信封切边转制技术的,我们接触一下,最好能够收购下来。”

    罗纳德找到了米歇尔·坎诺德,让他给自己做一个市场调查,这样的经典电影出版商,最好能够掌握在自己手里。

    “这很容易查到,信封切边letterbox技术的成本要比普通的转制高好几倍,市面上只有几家大的制片厂,独立的录像带部门才会对一些经典电影采用这种格式……”米歇尔·坎诺德当天就给罗纳德回话了。

    独立的录像带制作公司很少采用这种技术,普遍来说都是普通的全屏变形(简单粗暴的拉扯成4:3),或者平移与扫描(截取电影画面里重要的部分,把超出4:3的剪辑掉)。

    “真正使用信封切边的独立录像带制作公司,只有一家,叫做标准收藏(the criterion collection),现在是出版教育多媒体公司航海家(voyager)下面的一个部门”

    “我让律师联系他们,我要买下这家公司……”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